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广阔的乡村,有这样一群乡村手工艺者和传统手艺人,他们生于农村、扎根农村,传承传统技艺;他们紧跟潮流、拥抱时代,开拓线上线下市场;他们执着坚守、积极进取,只为乡村更富裕更美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工匠。
扎根农村执着坚守
“最盼望的就是能把老手艺传承好,让更多人受益”
清晨的云雾山,薄雾蒙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
每天清晨,四川青川县七佛村,四川省青川县绿勾坊茶叶有限公司质量主管罗嘉发早早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制茶工作。从年开始制茶,他已与茶叶相伴22年。
将前一天傍晚收来的茶叶收集起来,罗嘉发将茶叶缓缓倒入杀青机,他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盼望的就是能把老手艺传承好,让更多人受益。”
在罗嘉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里人开始从事茶产业。龚详碧便是其中之一。“做青包括摇青和晾青……”龚详碧边拿着簸箕轻轻摇动,边向介绍。今年已经是龚详碧跟着罗嘉发学习制茶的第六个年头。过去,她家因病致贫,丈夫只好外出打工。
“在罗师傅带动下,我种了六七亩茶叶,并跟着他学制茶。”龚详碧说,如今,作为公司里的“技术能手”,她一天的工资能到元。
“前一阵子,每天都有几十户农户把采摘的新鲜绿芽送过来。”罗嘉发说,每天傍晚,公司门口都排起了队。
“罗师傅还给大伙儿培训种茶、采茶和制茶手艺,光去年就进行了12期培训。”龚详碧说,“去年,来听课的村民有五六百人次!”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乡村工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守护者,能帮助村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资金和营销等方面的难题,是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认为。
学好手艺带动增收
“非遗产品上了网,根本不愁卖”
时值正午,来到南郑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良顺工作的合作社,大到桌椅、小到瓶篓,各色藤编产品琳琅满目,它们大都出自陕西汉中的农民之手……
“南郑藤编有多种编织技法,编一个就要36道工序……”陈良顺有一双大手,细看,新伤压旧痕,手指已磨出老茧。一捏起藤条,他的手指就仿佛轻盈起舞,不一会儿,散落的根根藤条便被编成各式花纹。
这个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走出的农家汉子,7岁起就跟父亲学习藤编。“以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些藤编手艺,但如今坚持做的人不多了。”陈良顺说,“藤编是我们的乡村记忆,把它传承好,对乡村振兴也很有好处。”
为藤编寻个好市场,是陈良顺一直的梦想,儿子陈凌凯帮他实现了愿望。年,陈凌凯开起网店帮助父亲卖藤编,把深山里的农家手工艺品送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
如今,陈凌凯组织了一支“95后”电商团队。陈凌凯说:“非遗产品上了网,根本不愁卖!去年‘双11’,仅一天线上销售额就突破了万元。”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人才创办特色企业,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非遗文化是发展乡村产业的特殊资源,那些符合时代需求的非遗产品会很有市场竞争力。”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赖甫跃说。
吉林省镇赉县双宝岱村村民李艳红是红花香草编工艺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把农家常见的玉米秸秆、树叶编织成草帽、篮子、拖鞋等用品,就是草编。”李艳红说,8年,草编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成立合作社后,和很多乡村工匠一样,李艳红不仅摸索出了开网店的方法,还把草编技艺推广给更多人。“我知道村民们赚钱不易,我愿意把草编手艺分享给更多人。”年,李艳红开起了草编班,一个班50人,免费教学;6年来,从长春、通化,再到天津、哈尔滨……不少地区都邀请李艳红去开班。草编培训班至今开了40期,学员超过0人。
改良技艺勇于创新
“一定得把手艺做精做透”
清晨6点,家住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六户镇的王海波准时走出家门,将一张张薄如纸、色如金、韧如绸的干豆腐搬到开往县城的客车上。近一个小时后,这些印有“六户镇葛家屯”字样的干豆腐就被送进了县里的超市。再过上几个小时,这些干豆腐就将变成一道道菜肴,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这便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六户干豆腐”。
30年前,王海波随父母搬到吉林四平,父亲在那里学会了制作干豆腐的手艺。学成之后,王海波一家回到六户镇。
王海波小时候是在豆腐坊里长大的,“每天很早就会被做干豆腐的声音吵醒。”王海波说,躺在床上,光凭声音,他就能分辨出工序进行到哪一步了。
年,王海波成立了六户镇手工干豆腐厂,平均每天生产干豆腐多斤,一年的营业额达到多万元。随着周边村民加入豆腐生产加工行业,王海波的干豆腐技艺每年帮助乡亲增收余万元。
“乡村工匠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内蒙古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盖志毅说,乡村工匠要找准自己的技艺在市场中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王海波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制作干豆腐的手艺更精湛,更好传承。在父辈做法的基础上,王海波进行了一些工具和做法上的改良,使干豆腐的口感更加细腻,满足更多人的口味需求。
“如今,干豆腐的做法有了很多改进,吃法也越来越多。不变的是我们帮助乡亲们脱贫增收的心愿。”王海波说,“既然学了这门手艺,就一定得把手艺做精做透,让更多人尝到咱们的干豆腐。”
(本报李家鼎、原韬雄、王永战、翟钦奇、刘以晴)
作者/来源:环球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