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兴安盟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年到年,兴安盟用6年时间实现减贫43.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8%、下降了39个百分点。
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兴安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党委抓统筹、政府抓推进、行业抓执行、干部抓落实”的思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年到年,兴安盟用6年时间实现减贫43.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8%、下降了39个百分点。
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做到了四个方面。
紧盯一个核心目标。兴安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从最基础、最关键、最要害的工作抓起,保持目标不变、方向不偏、靶心不散,稳步推进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坚持两个主要导向。其中一个导向坚持责任导向,兴安盟实行四级干部包联责任制,就是盟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四个深度贫困旗县、盟级领导和旗县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联苏木乡镇、盟旗两级部门帮联嘎查村、各级干部帮扶贫困户,凝聚起了强大的攻坚合力。另一个是坚持问题导向,兴安盟围绕“六清零四达标”,对政策落实、产业施策、危房改造等10个方面开展全面摸底排查,找准问题,进行专项推进,保证了问题件件能解决工作项项有落实。
突出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是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兴安盟坚持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精准锁定了攻坚对象,实现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其次是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兴安盟增强驻村干部帮扶力量,保证每个嘎查村驻村工作队有3—5名驻村干部、重点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级干部。同时,还有国家的5个部委、北京市、自治区的98个厅局以及企业、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特殊感情倾情帮扶、真情付出,极大地坚定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是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兴安盟出台了产业扶贫、危房改造“两挂车”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活救助“三张网”政策措施,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切实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在落实产业政策上,兴安盟采取“菜单式”“托管式”“资产收益式”等模式,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的贫困户给予政策扶持,实现了到户产业施策全覆盖。在强化住房安全上,兴安盟实施“一改一迁一安置”政策,累计解决了4.05万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今年年底将实现贫困群众危房清零。在义务教育保障上,兴安盟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实行“双线四包”责任制,做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基本医疗保障上,兴安盟坚持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生活兜底保障上,兴安盟实施“三类人定额补”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失能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
建立四项长效机制。这四项长效机制分别是,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机制、扶贫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乡村环境治理激励机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挥群众脱贫主体作用,保证了稳定脱贫不返贫。特别是在提升内生动力方面,兴安盟积极开展了“一带两转三改”和“智志双扶积分争星”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带动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阿尔山市考察时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下一步,兴安盟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和考察内蒙古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精准施策,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以“六清零四达标”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突泉县、科右前旗2个旗县摘帽,1.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高敏娜)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