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专业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5/8593664.html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本报讯记者吴卉报道先行试点于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县——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的节水灌溉气象预报服务技术,将推广到东北三省旱地农业区应用。10月24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工作方案,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研发的这项技术推广应用于辽宁省彰武县、吉林省长岭县和黑龙江省泰来县、龙江县。通过种粮大户试验示范,建立本地化服务指标和阈值,形成分区域的预报服务模型,提高分区域预报服务能力,科学提高北方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率,服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旱地农业区节水、高效、高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这份工作方案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做好气象服务指标的本地化应用,加强关键要素观测能力,实现核心示范区作物、农田等基于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动态观测与服务;设置试验田和对照田,对系统参数进行本地化修订,让预报结果更符合当地作物生长实际需求;强化与智能灌溉控制设备的融合应用,探索形成各地旱作农业区灌溉系统智能调控成套技术与产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节水灌溉气象适用技术培训,注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交流,改进节水灌溉气象服务技术,提升服务效果。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针对旱地农业区玉米,利用智能网格数据和农田水量平衡原理,结合试验研究确定玉米不同发育期适宜土壤水分指标和根系生长模型,研发适用于滴灌、喷灌和漫灌等多种灌溉方式的土壤湿度格点监测预报产品和节水灌溉气象诊断预报技术。该技术在兴安盟突泉县等7个旗县开展示范应用,每亩节水25立方米,节电4.5千瓦时,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培训农户余人,助力粮食稳产增产,提升防灾减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