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m.39.net/pf/a_4782734.html
惠春,年生,满族。年毕业于原昭盟师专外语系,南开大学硕士,现任赤峰学院工会主席。性格开朗,善良,乐于助人。爱好读书,喜欢写作。做事认真,追求完美。
我的奶奶
惠春
一九九五年农历腊月十八,奶奶安详的在赤峰的家中走了,享年八十三岁。
二十六年过去了,对我深爱着的奶奶的追思又进入了一种不能释怀的状态,这种融入血脉中的眷念使我魂牵梦绕,不能自拔,索性拿起笔来,任由思绪带我梦回故里,和亲人们一起再次去感受奶奶的温度,去回忆那艰难的岁月,去盘点那昔日的过往。
我的奶奶
奶奶叫吴忠云,老家在辽宁省辽阳县吴家堡子。奶奶五六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失去双亲的奶奶与比她大三岁的哥哥一起寄养在叔叔家,兄妹俩相依为命。
苦命的孩子早当家,奶奶早早地学会了做饭烧菜,洗洗涮涮等家务活,并做得一手好针线。十几岁时她就去给人家打工挣钱,像地里薅草、耪地等农活都干过。干活累点没什么,歇歇就缓过来了,最难的是东家不给吃饱饭,也不是不让你吃,是吃着吃着饭盒里就冒出个苍蝇、老鼠屎什么的,你说这饭还怎么吃?只好放下碗饿着,挺过去。
奶奶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
成家后的奶奶算是过上了幸福生活。奶奶在家操持家务,爷爷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舒心。不久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德财。德财聪明过人,长的又俊,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他们热切的期盼着德财早日长大成才。可是,命运就是这样不公,德财五岁那年因出麻疹,毒火攻心而夭折。那时候缺医少药看病难,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钱,也没能留住这个可爱的小生命。
我的爷爷
痛失爱子的爷爷奶奶濒临崩溃的边缘。貌似刚强的爷爷精神失常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魔怔了。此时的奶奶只能打起精神,擦干眼泪,藏起悲痛,寸步不离的照顾爷爷。过了很长时间,爷爷奶奶才慢慢的从悲痛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后来就有了爸爸,是爸爸给这个家重新带来了希望和欢乐。
我的父亲
爸爸六岁时有了二叔,二叔从小体弱多病,奶奶说是因为怀二叔的时候自己生过病,身体不好,影响了二叔的健康。在二叔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灾难再次降临。某一天,二叔突然高烧不退,不吃不喝,人也迅速消瘦下来。经四处求医问药终于退烧了,可是脚踝却肿了起来,痛的不能走路,后来破了个洞流脓淌水经久不愈。这期间看了许多大夫也不见好转。爷爷背着二叔去了齐齐哈尔,那的大夫一看就说骨头黑了,要手术截肢。爷爷一听就急了,和大夫吵了起来,一气之下背着二叔回了家。奶奶当然更不同意手术,要想尽办法保住二叔的脚。奶奶一向相信偏方,有好心人说,用中药珍珠塞进癞蛤蟆的肚子里,土埋几天取出珍珠捣碎外敷,据说治好了很多人。当时正是夏天,癞蛤蟆容易抓到,奶奶就用了这个方子,说来还真有效果,二叔的脚踝慢慢的消肿了,脓也少了,人也有了精神。可是好景不长,秋天到了天气转凉抓不到癞蛤蟆了,怎么办呢?这可愁坏了奶奶。几番周折反反复复几个月,最后用毒角莲捣碎外敷,终于治好了二叔的病,踝部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我的二叔
炕上有病人,地上有愁人,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着急上火,提心吊胆,东奔西走,身心疲惫,奶奶受尽了煎熬。同时还要照顾上学的爸爸和年幼的姑姑。庆幸的是二叔的脚保住了,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学堂。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家里真是穷啊,黑龙江的冬天又是出奇的冷,冬天穿不上棉衣的爸爸冻出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不吃不喝,神志不清。当时爷爷去沈阳办货,只有奶奶在家照顾孩子。那个年代缺医少药,生病了只能寻偏方。也不知听谁说的,母猪尿能退烧,奶奶硬是给爸爸灌了半碗,好在高烧真的慢慢退了。不久,爷爷从沈阳回来了,带回来一提包西药,那些药都是当时的稀缺货,挺值钱的,正是这些药救了爸爸的命。
大约是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爷爷得罪了几个当地游手好闲的无赖,这些人设计要陷害爷爷,要把爷爷抓走。奶奶听到这一消息顾不得许多,不顾一切的让爷爷连夜逃走,结果抓不到爷爷,那些人把奶奶、爸爸和叔叔抓住逼供,让他们说出爷爷去了哪里。当时天寒地冻,他们把奶奶吊起来用皮鞭子沾凉水抽打,奶奶的后背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这些人打够了,把奶奶放下来,松了绑,端上来没煮熟的夹生小米饭给奶奶吃。奶奶又冷又饿,悲愤交加,就着眼泪吃下了生冷干硬的小米饭,一时胃痛难当,也因此落下了终身的胃病。打完一顿出了气,他们放奶奶和两个孩子回了家。到家时发现家已经被抄过了,什么都没有了,晚上只能披着麻袋片睡觉。天气异常寒冷,没有柴烧,娘儿仨只好相拥而眠。数九寒天,母子三人没有冻死,也没有冻病,算是万幸。
饱经风霜的奶奶
在那苦难的旧社会,日子真是难熬啊!有一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眼看着一家人都要饿死,爷爷万般无奈,就跟奶奶商量想把二叔卖了,奶奶说宁肯她去要饭也不能卖儿子。果然,大年根儿底下,实在没有吃的,奶奶就出去挨家挨户要饭,半天时间就要回来一筐饽饽。讨了十来天饭,算是把年过去了。至于钱,最终也没能交上……
奶奶的前半生就是这样坎坷,童年失去双亲,中年痛失爱子,旧社会挨过打,贫穷时要过饭,但不管经历了多少苦难,她都始终是乐观向善,不怨天,不尤人。
解放后,奶奶的日子逐渐好过了。年,爸爸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现在的兴安盟突泉县吉祥小学,一年后,爷爷带领全家搬到了突泉县,全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年爸爸妈妈结婚后相继有了大哥、大姐、我和两个弟弟。奶奶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家务。
我童年的兄弟姐妹们
奶奶和她的儿孙们
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记忆中的奶奶总是把自己收拾的体体统统,头发一丝不乱,衣服干干净净(都是她自己亲手缝制的便服),奶奶从不大声说话,也没见她大声笑过,用她的话说要笑不露齿,她对所有的人都是温柔以待。
姐姐(右)、我(左)抱着孩子和妈妈(中)与奶奶合影
奶奶特别勤劳,喂鸡、喂猪、种菜、扫尘、洗衣做饭、缝补针线,从没有闲着的时候。当时我们一大家子10多口人,奶奶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苞米碴子大豆饭、茄子烀土豆,煎饼盒子、春饼卷菜(每次都是炒土豆丝儿、炒豆芽菜、蒜苗炒鸡蛋、酸菜粉儿炒肉丝,配着大葱、甜面酱),还有奶奶做的白面馒头、粘豆包儿,那真是百吃不厌,我再也没有吃过比奶奶做的更好吃的饭菜,几十年了,最享受和最难忘的依然是奶奶的味道。
奶奶和她的亲人们
奶奶特别聪明,虽然没有念过书,但记忆力惊人的好,我们最爱听奶奶讲故事,她讲的白蛇传、杨门女将声情并茂;我们最爱和奶奶做游戏,那些神奇的纸牌、扑克牌、溜溜球就是我们最好的玩具,在我们好奇的童年里充满了魔力。
奶奶亲手缝制的衣服
年,爸爸因为工作调动搬到了赤峰。虽说故土难离,78岁高龄的奶奶并不愿意离开突泉老家,但是跟着儿子是她老人家最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妈妈算得上是最好的儿媳妇,她对奶奶的照料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爸爸虽然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但心是热的,就说每年过年带着全家人给老人家磕头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每到大年初一,奶奶最威仪的时刻就是端坐在床上,等候爸爸、妈妈和我们这些晚辈趴在地上给他老人家磕头,这情景让我们这些晚辈看了几十年,学了几十年,感动了一辈子,孝和顺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奶奶亲手缝制的衣服
我是幸运的,在奶奶生命的最后五年,我们一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赤峰陪伴着她老人家度过了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在那些宝贵的日子里,我们常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感受那刻骨铭心的过往;我的爱人会田常有机会吃奶奶剩下的小半碗米饭(都是福根儿),儿子雁北更是在太姥姥的呵护下幸福茁壮的成长……
奶奶和两个姑姑及孩子们
都说父亲是山,怎么我总觉得奶奶是山呢?打我记事起,就觉得山一样的奶奶是我们全家人最大的依靠,她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与人为善、处变不惊的可贵品质深深的影响了我们这些晚辈。奶奶常说,“人这一辈子三穷三富过到老,过日子要节俭”。“忘记别人的错,记住别人的好,亲朋相处才能长远”。“人在难处拉一把,帮助别人就是帮自己”。“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奶奶用她的一言一行,让我们耳濡目染,受益终生。
全家福
奶奶过世后,我珍藏了带着奶奶体温的衣服、袜子,爷爷奶奶结婚时的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对花瓶,还有奶奶做饭用的小铝盆、小片刀、小漏勺,奶奶80大寿时赤峰著名作家、市文联主席王栋先生赠送的福禄寿三星……这些平常的器物,在我心里是那么神圣,我奉若珍宝,看到它们,就像见到我最亲爱的奶奶。
爷爷奶奶结婚时的花瓶
奶奶的厨具
作家王栋送奶奶的福禄寿三星
如今想来真是庆幸不已,冥冥之中,是奶奶她老人家为儿孙晚辈们积福了,为孙女儿我积福了……
如今想来真是庆幸不已,冥冥之中,是奶奶她老人家为儿孙晚辈们积福了,为孙女儿我积福了……人世间有一种爱叫做“无以言表”,此时的我就是这种感觉,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奶奶的思念和敬爱。亲爱的奶奶,就求您长住在我心里,让我去延续您的血脉,去传承您的精神。
幸福的孙氏后人大家庭
乡村轶事(之一)——老老戴
想起当年打甜草(上)
想起当年打甜草(下)
踏歌而行——宋英达回忆录之一
王凤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