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女兵的红色记忆,激励着兴安人

艳阳高照,菜畦碧绿。91岁的陈琦老人坐在自家小院的浓荫里静静地等待我们的采访。银亮的发丝、白皙的面庞,干净到没有一丝褶皱的衣服,胸前端正地挂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奖章,熠熠生辉;笑容,慈祥灿烂。

91岁的陈琦老人

见到我们,她立即起身迎接,矍铄的状态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 的革命老兵,是一位在人生路上走了将近百年的老人。她笑着说,前几天,门牙掉了半颗,记忆力不好了,身体没什么大毛病……瞬间,记者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影像:一位年轻的女兵,在革命的舞台上,是宣传政策鼓舞士气的军花;在战场上,是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护士。在她身上,有怎样动人的故事?纸短情长,记者以片断的表达与读者一起“聆听”那段难忘岁月。

片断一:年8月,陈琦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战火纷飞,百姓命运多舛。陈琦虽然生得柔弱,但是个性非常坚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年5月,17岁的她和哥哥一起在郑家屯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她说,中国还没有解放,人民还没有当家做主,部队招女兵,她立即报名参军,那时,和哥哥一起保家卫国,不再受苦是她 的愿望。她和19岁的哥哥 进部队,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

年轻时的陈琦

她先后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后来又随部队打到广州、海南岛。在广州战役中,她遇到了一生的伴侣、战友冯振铎。那一年,她21岁。24岁的冯振铎,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回想那段日子,老人脸上情不自禁地溢满笑容。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抗美援朝,她和爱人一起入朝参战,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夫妻双双立功。至今,她还保留着那份珍贵的立功证书。

珍贵的立功证书

谈起部队文工团,老人心潮澎湃。文工团的战士虽然不拿枪打仗,但是和战场上的战友们一样奋战。部队休整时,他们为战友们表演快板、歌舞、小戏,还要写宣传标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来歌颂英雄、鼓舞士气。战争年代,生活越艰苦,纪律越严明,干劲就越大。一路行军一路歌的文艺战士,除了驻军时搭台演戏外,还常常在行军途中为沿途的老乡们表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树立部队严正形象。

随军的战场上,她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医护人员为前线转移下来的伤病员包扎伤口、喂水喂饭,有时会把重伤员转送到后方去接受治疗或是埋葬牺牲的战友……陈琦老人讲到这里有些哽咽,在她的心中,为国家牺牲的战友们永远地活着!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他们是为人民而死,死得光荣!

片断二:年,因为工作需要,陈琦老人和爱人冯振铎转业到突泉县工作。年1月,她被任命为突泉县文教局副局长,分管文化和教育普及工作。当时的突泉县只有几家说书馆,平时说说评书、大鼓书,偶尔唱唱二人转、拉场戏,过年扭扭秧歌,根本满足不了当时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

陈琦带领局里文化干事调查摸底,掌握突泉县民间艺人的特长和基本情况。年12月,创建了突泉县文艺工作队,她兼任队长。年,突泉县文工队与科右中旗文工队合并,成立了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对内称评剧团),她任队长。

任职期间,她带领乌兰牧骑演职人员深入农村牧区,为农牧民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节目。晚上排练,白天演出。有时演员少,她就亲自上场,用她在部队打下的文艺功底给农牧民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年9月,突泉县(文工团)评剧团恢复了。为此,她做了不懈努力,突泉县有了自己专业的演出团——文工团,有自己的演出地点——职工俱乐部(后改为新华剧院),并有多平方米的排练大厅,团里有编剧、剧务、美工、舞蹈队、演唱队、戏曲队等,有50多人的演出队伍。据突泉县知情的老人讲,那时文工团几乎每月都有新节目在职工俱乐部上演,附近村屯群众赶上驴车、马车进城观看,观众们常常把剧院挤得水泄不通。担心乡下偏远的群众文化匮乏,文工团就定期到群众家门口,为他们单独创作,普及文化知识,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91岁的陈琦老人早已离休在家,但她对突泉县乌兰牧骑的发展依然热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