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故乡史话

白癜风病友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5.html

文:洪福山图片:来自网络

一我的家乡是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少数民族乡,先祖曾居住两家子村。我出生在红旗村的红旗自然屯,年,七岁时,搬到红旗村李成窝堡居住。在五十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几位外迁来的农村基层干部在李成窝堡落户;有三位参加抗美援朝,荣立战功,回乡的退伍军人。他们成为了团结群众,发展生产的骨干力量。爸爸是基层干部之一,我们五口之家也搬到李成窝堡居住,父母在此居住五十余年,直至终老。

李成窝堡承载着我的家,留下了我童年、青年的最美好、最深刻的记忆。如今回乡祭祖,看到家乡新貌,勾起了许许多多回忆,往事令人难忘。我家住在李成窝堡屯中间位置,三间土平房房主去了外地,正好我家搬入暂住。房北隔条土路,路北七八家住户;房东是一片水洼,房西是一个水泡子,四季有水。房南面是生产小队队部,距离有五十米远。生产小队有五间土平房,房西接有一间门洞房,洞口朝北,正对着我家的大门口。一天,阴天,刮着南风。风越刮越大,天阴沉下来。忽然,一阵狂风大作,把生产门洞的房盖刮开了,掀掉了。我隔着自家窗户,看得很清楚,心中有些害怕。后来知道,由于大范围的多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李成窝堡也未能幸免。

而在此时,四弟出生了。由于自然灾害,生活困难,当时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死亡率上升。但四弟是个例外,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一天,我带着弟弟们看家,忽然,四弟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我撒腿就向北边的地里跑去,找到正在干活的爸爸妈妈,他们急忙赶回家中。爸爸绝对是个有心人,给四弟注射了一针安痛定,四弟苏醒了过来,脱离了死亡。今天回想,在那个年代,自家有医用注射器和注射药液,该是怎样的难得啊!

为了解决吃粮困难,各家各户集中到集体"大食堂"吃饭。一次吃中午饭,我盘中有半块玉米面饼、半块玉米穰淀粉饼,后者十分难咽。而同桌吃饭的李家三口一一爸爸、哥哥、妹妹,比我吃的好一些,我当时不解。后来回想,是人家劳动力多,而我家只爸爸一人是劳动力。用玉米穰做淀粉,先用水、火碱浸泡玉米穰。然后用石磨磨成浆,在大锅里把浆煮熟,用布包滤去水份,用剩下的渣做成饼。当年,吃玉米穰淀粉饼,已不足为怪,总比饿着肚子强。人吃后,大便干燥,便不下来。我亲眼看到,一位妈妈给她的孩子用手抠大便。

在屯子东,有超千亩的荒草甸子。初春,乍暖还寒,在荒草甸子的空白地上,生出了土碱花。爸爸妈妈去扫土碱花,有时带着我去。用苕帚、撮子扫起土碱花,装在布袋里,带回家中。在铁锅里放入水、土碱花,进行熬煮,沉淀后,将土碱水倒入盆中,进行冷冻,成为结晶体,就是大碱了。人们买这种大碱,添加到制作玉米穰淀粉饼的流程中。因这一项,我家在三年困难期间,有了一点点儿副业收入。六十年代,人们常以野菜、稗草籽、谷糠充饥。但是,人们生命顽强,仍充满希望地生活。生产小队在冬闲季节,利用晚上时间组织文艺队,吸收全屯男女青年参加。排练二人转、评剧、独唱等节目,包括薛丁山与樊梨花的爱情故事,都被搬上了舞台。为本屯和附近村屯的老百姓义务演出,还与内蒙古太吉花交流互演,活跃了乡间文化生活。

奶奶是年生人,到年代,已近古稀之年。考虑爷爷已安葬红旗屯的坟地,奶奶便从内蒙古突泉县的大伯家,迁回到了李成窝堡。家中多了一张嘴,增加了生活压力。但是,妈妈对奶奶是欢迎的,是孝顺的。但也会产生小矛盾,那是因为我,且仅只一次而已,再没发生其他矛盾。

初夏时节,我用挑水扁担,挑着两只土篮子,去田野里打玉米茬子。在我记忆中,这是我自己要去做的,没有人让我去干这活。两只土篮被玉米茬子装平了,我奋力地挑起,挑一会儿,歇一会儿,累得滿头大汗,终于到家了。奶奶迎了出来,看我红头涨脸,非常心疼。回到屋中,奶奶发现我高烧,就用她抽烟的烟袋杆中的焦油,在我额头划了三个十字,让我退烧。我枕着枕头躺在炕上。母亲下地劳动回来了,见此情景,问奶奶是怎么回事。没容奶奶说完,母亲就不高兴了,派了奶奶不是。奶奶不作声了,她们各自沉默了起来。

今天想来,奶奶、母亲都是爱我的、疼我的,都是为了我好。而她们没有吵,各自克制着,当时没有伤害我的情绪,则让我终生受益。

二我的故乡一一李成窝堡自然屯,其小不言而喻。但是,有一个时间段,仍绕不过去,那就是"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文革"从中学生、大学生搞起,到工厂和机关;从城市到乡村,波及全社会。

我在石头井子完小读五年级,在六年级学生影响下,写了大字报,批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旧知识分子。转学到红旗学校后,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红卫兵代表大会,学会了跳"忠字舞",便教屯里的学生们跳舞。"忠字舞”普及到了社员,在生产小队队部房北的广场上,晚饭后的男女社员们一起学习跳舞。跳得怎样?没关系,跳就是紧跟形势,忠于领袖。

生产大队建立了"革命委员会",父亲被推选为革委会副主任。父亲小时候,因家贫而未读过书,解放后进夜校学习,能阅读报纸和文件。他常从革委会带文件回家,使我有了阅读文件的机会。我从文件上,看到了毛主席的一些指示,看到了康生、陈伯达、江青等中央文革成员的讲话材料。每当电话通知或广播发布毛主席最新指示,屯里社员要集中学习并上街游行,我也加入其中。

在我从石头井子完小转到红旗学校,读初中的两年时间里。看到了县委有关领导作检查,群众进行批判的场面。也参加了李成窝堡批斗四个"富农分子"的群众大会,看到了用槐树条子打批斗对象的场面。

我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公社教育战线学习班,让我有了一个特殊经历。有几名教师,因历史问题受到了批斗,挨了打。那天,我也忍不住,用扎枪木把敲了两下被批斗的老师。事后,父亲的朋友,我叫叔叔,他曾当过兵,当过大队民兵连长,这次以农民代表身份参加教育战线学习班,他告诉我说:"不能打人。"他的话音很轻,且只说了这一句。这句触动了我的灵魂,我相信了他的话,再没动手批斗谁。一天,我和一位同学在关押被批斗老师的门口站岗,手执扎枪,这是学生代表的一项任务。其中一位被刺槐抽打的老师说:"洪福山,你帮我拔一下身上的刺槐吧?"我听后,没有回应他。心想,不打你是对的,但给你"拔刺"对不对呢?

父亲在当革委会副主任期间,没有卷入宗族派性的漩涡。一是父亲的兄弟都在外地,身边没有更多的亲属关系,他没有宗族势力;二是父亲为人正直,同谁有矛盾都是直来直去,从来不畏强者,不欺负弱者,不背后整人。因此,在群众批判干部的过程中,他力主不搞过激行为,防止拉帮结派,减少了泄私愤、捏造罪名、武斗现象的发生。

年1月,我从高中毕业,回到李成窝堡生产小队参加劳动,成为了一名新社员。被安排担任红旗大队团支部书记,配合党支部工作,参与民兵训练,参加康平县河道改造工程。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红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成为党支部历史上最年青的副书记,展现了美好前途。期间,我兼任了李成窝堡小队队长,

在县派改后工作队同志的支持下,为李成窝堡小队打了一次翻身仗。当年备耕生产,生产队的牲畜粪肥、各户的人粪尿、土灰,作为种地的底肥明显不足。“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们决定,在屯子东的草甸子、四道号水库湿地,抢水浸过的甸子土。这种甸子土不但不含碱,而且富含有机质,可以当作肥料。一是当年能起到压碱的作用,增加肥力;二是从长远看,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认准的事就干,两辆马车,十几名社员,抢土、装车、运送,起早贪黑,顶风冒雪,从正月初几一直干到开始春播。为了抢时间,农业队长利用晚上打粪帘子、编土篮子。一堆堆甸子土如粪堆一样,遍布了许多块耕地。看到这情景,就如同看到了大丰收的希望。

播种完后,小苗出齐了,长高了。但也更多地滋生了杂草,这在意料之中。动员力量铲地,增加铲地遍数。直到玉米、高粱灌浆,人们看到了丰收在望。当年,粮食丰收,产量比过去较好年景翻了一番。社员日工分值达到5角钱,是多年以来的最高分值。经验告诉人们,抢甸子土是前人的经验,有过先例。但是,如此大力度地苦干实干,把甸子土布满田野,夺取丰收年,真是了不起。

三李成窝堡,因早年时有位叫李成的人家在此落户而得名。屯东是草甸子,人称东甸子,为自然草场。东甸子之东是四道号水库,为天然湖泊、湿地,湖中有鲢鱼、鲤鱼、鲫鱼、鲶鱼、嘎鱼等鱼类,自然生长。湖泊和湿地更是侯鸟的驿站,是鹳类、鹤类等鸟类的天堂。屯南方向是石头井子村的新房子屯,相距1.5公里;小石头井子屯,相距2.5公里,有一所石头井子完小。屯西是同村张福窝堡,相距1公里。屯北有一条河,河北面人称北甸子,自然草场。河水自上游张家窑水库流入四道号水库。隔河相望,1公里远处为同村刘木匠屯,正北方向为太平庄村的姜家窝堡,中间地带为北甸子,与东甸子隔河相连。过北河向西北方向,约2.5公里,就是红旗大队所在地。前后两排30多间土平房,坐北朝南。这里有大队部,有红旗学校,还有铁匠炉、卫生所、兽医站、供销社,是全大队的中心。

建国之初,李成窝堡有30余户人家。其中,马姓人家十余户,为富农成份;范姓人家、张姓人家各五、六户,为贫下中农成份。其余散户,都是贫下中农。这里土地瘠薄,多为盐碱地,人们广种薄收。进入六十年代,为了对李成窝堡加强管理,促进发展,先后迁入了刘贵、肖俊儒等几户人家。我们家也在迁入之列。

家父叫洪国友,迁入李成窝堡任猪场场长,负责创办猪场,以支持全村生猪发展。他曾任西一棵村武装干事,有一定工作能力。那时,西一棵村村长王子元、王子元的侄子王振国、侄女王秀英都是村干部,他们对我父亲影响很大。母亲王秀兰是王子元四侄女,也是先进青年。而外祖父王子贵是厨师,先后在公社、县委食堂主厨。所以,人们对王家有"革命家庭"的美誉。于是,在工作中,在亲朋关怀下,我的父亲洪国友与母亲王秀兰结合,成立了家庭。父亲被任命为猪场场长,可以说,是最得力的人选。猪场办了几年,完成了生猪发展任务。父亲转任生产小队副队长,新迁入的刘贵任生产小队队长,他们成为了新搭档。

进入七十年代,李成窝堡已发展为50多户人家,多口人,耕地1亩。土地瘠薄,广种薄收,传统农耕方式,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粮食,在完成国家购销任务后,社员吃粮不足。一个成年劳动力,劳动一天的分值只有几毛钱。遇到灾年,甚至完不成国家粮食购销任务,社员还要吃"返销粮",所谓的“返销粮"只是数量不多的麦麸子、豆饼而已。不但分不到钱,甚至"倒挂",所谓“倒挂"就是,分值是一个负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到了崩溃的边缘。

于是,一些社员不安心居住了,卷起了一股搬迁潮。成份不好的马姓人家,迫于生活、社会地位、儿女婚姻上的多重压力,率先搬迁了。有的放弃了户口、住房,全家逃往了黑龙江省;有的托亲朋办理了户口,变卖了房屋,也迁往了黑龙江省。一些户,投亲靠友迁往了本公社、本县的村屯;一些后来户,有的回迁到了原住地。李成窝堡由50多户,变成了只剩20多户,整个屯子七零八落,到处是断壁残垣。

“穷则思变",李成窝堡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救救李成窝堡。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派人进驻,开社员大会,决定让洪国友任生产队长,身体不好不必参加集体劳动,只要管好这个小队就行。新队长上任,一个穷怕了的农民,要使出混身力量带领乡亲们改变命运、改变面貌。首先,打破"以粮为纲"观念,多种植经济作物,以取得单价优势。其次,发展副业生产,外出劳务,增加集体收入。第三,发动家庭妇女参加集体劳动,补充劳动力不足。经过两年苦干,李成窝堡扭转了颓势。粮食生产比过去翻了一番,稳定了产量,超额完成了国家购销任务,社员吃粮充足。

经济作物主要是蓖麻籽、向日葵,产量高产值高,加之副业收入,集体经济得到复苏。社员日工分值超过了一元钱,家家有余钱,买自行车、手表,娶媳妇,盖新房,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村屯户数恢复到了30户,几个男光棍娶了媳妇,出嫁的姑娘带着姑爷子回村落户。李成窝堡人欢马叫,生活由温饱不足步入了丰衣足食的时代。

我的老父亲被评为公社劳动模范、县先进生产工作者,当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的先进事迹被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台报道。

四时间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双层经营体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展开。农民们欢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粮食生产购销政策。很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此时,李成窝堡生产小队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思想指导下,集体经济连续几年丰产丰收,群众生活温饱有余。家家有余粮有存款,小缸装豆油,过年杀年猪。学生上学骑自行车,老头老太太戴手表。群众对集体生产坚信不移,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中央政策,外地联产承包经验,让李成窝堡社员理解了关心农民,重视农业,发展农村的思想,开启了土地承包经营的运作。组建专人队伍,进行土地丈量、地块划等,依据人口分配耕地,逐步进行土地承包。依据群众个人意愿和组合,划分土地承包小组,把耕地面积、地块落实到小组,由小组耕种。依据小组耕地数分配畜力、农具到小组。小组耕作,有利于劳动协作,缓解了畜力、农具不足的矛盾。经过实践和探索,在畜力、农具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为承包到户,以户为经营单位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的模式。

家庭承包,家庭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独立经营生产单位,是一个经济细胞。一个"包"字兼容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把生产的发展建立在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上面,产生了内在的生产动力。家庭的个人利益也是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家庭成员即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即是经营者也是消费者,享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农民家庭千差万别,在生产发展上也会千差万别,在富裕程度上也各不相同。劳动力充足,经营有方的农户,率先发展起来,成为致富带头人,成为农户学习的样板。对于老弱病残户、生财无道户,政府、社会和集体予以引导,雪中送炭,扶持后进,促进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均衡发展,促进全体农民群众整体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农业税负担,种植成本的上升,农民的种植业纯收入仍偏低,限制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甚至一度徘徊不前。30余户的屯子,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灾致贫,有的因交学费致贫。

为了扩大生产,增加农户收入。乡政府、村委会决定,开发李成窝堡东甸子、北甸子,允许社员租赁耕种。十几户家庭在东甸子租赁了地块,多则百亩,少则十几亩。两户租赁了北甸子,多则百亩以上,少则几十亩。签订租赁承包合同,依法管理集体土地和个人经营权限。几年执行下来,荒地改造成了耕地,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有效发挥了土地功能。集体经济增强了实力,经营农户增加了收益。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在耕地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生产的机械化成了种植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先是雇用机械翻地、播种、中耕、收割、脱粒,实行系列化作业。具备条件后,有的农户购买农用机械,自驾农用机械完成播种、中耕、撒药、收割等系列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雇用机械和自有机械的结合,大大地解放了人力,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完成了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无论家庭成员多寡、强弱,机械化作业大大缩小了劳动差别,从而保证了各个农户在生产上的同步发展,在收入上的有效增加。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的头十年,三十年间,李成窝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完成了通电、通广播电视网、安全饮水重大惠民工程,实现了种植业机械化。送女子上大学,先后有十几名普通院校、职业院校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有六位农民成长为农村基层干部、小学教师,其中有一位任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有一位转录为国家公务员,成为乡政府机关干部,担任副乡长职务。六名退伍军人,成为建设家乡的基层干部和骨干。李成窝堡人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彻底变样了,甩掉了"落后帽子";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时间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时刻不放松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一直是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

支持农业,返哺农业,多予少取放活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减免农业税,使千百年来的纳税农业进入了无税时代。广大农民欢欣鼓舞,又一次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李成窝堡利用耕地多、草场多的优势,实行放养与喂养相结合的形式,发展养殖业,出现了一个养鹅大户,三个养牛户,两个养羊户。出现了农牧业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的局面。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政策性补贴林地。屯西、屯北二百亩农田、草场转为林地,大面积杨树片林郁郁葱葱,起到了防风固沙,调节气侯,寄居鸟类的生态效益。沈阳市辉山乳业,为了生产牛用青储饲料。在原东甸子征用农田,农户们积极响应,签订租赁合同,各户获得了一次性补偿金。

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带来了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变。几年间,各户先后建起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混凝土大瓦房。对极个别困难户,政府给予补贴,同样建起了新房,多少代人住的土平房退出了历史舞台。

进入新世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级中学,有十五名考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并进入城市就业,定居在城市。广义的文化教育同样适合农民,农民需要知识化,种田需要科技。通过参加培训、接受技术指导,学习土壤、种子、化肥、农药的知识,学习农用机械驾驶、维护的技术,学习畜牧养殖、喂养、病疫防治的常识。掌握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具体生产过程,收到了理想的生产效益。

年是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镇兴计划的开局之年。以种植业为主,以旱田为主的李成窝堡,其生产水平和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十分脆弱的。必须创新生产发展路径,规避劣势,寻找优势。譬如积极发展养殖业,扩大养牛、养羊户数,增加存栏数,以期做到农业损失牧业补,有效抵御经济风险。

在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倍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