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导 读
观测愈发全面,以一张大网覆盖陆海空天;预报唯精唯微,映阴晴雨雪于网格之间;服务精益求精,公众满意度连创新高……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声中,气象干部职工砥砺奋进四十载,描绘出今日气象事业蓬勃发展的瑰丽图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顾这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娓娓道来。
忆往昔,踩下坚实脚印
站在今天回望过去,可以看到,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但将时钟拨回到改革开放之初,气象事业要如何走向现代化,却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难题。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战略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时,我国的气象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气象部门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要赶上这阵“东风”,大搞气象现代化建设!
这场关乎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命脉的改革,经过了周详谋划:
三年计划酝酿、四年起草修改、三百多人次参与其中、两次全国气象局长会讨论,再加上深入国内外实地调研,搜集整理国际气象现代化建设资料……在这样坚实的“地基”上,年1月,《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终于在第三次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在全国气象部门组织实施。
“到20世纪末,力争建成适合中国特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比较现代化的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即组成由各种探测手段有机组合的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多层次结构及多种通信手段并存的综合气象电信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气象资料自动处理及信息检索系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预报方法而形成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以及气候诊断、分析、预测的业务系统;综合运用各种气象服务手段及现代传播工具的气象服务系统。”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提出的这些目标,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奠定基调。
此后,走在这条大道上的气象工作者,
取得了无数值得铭记的成就。
↓↓↓
——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从这颗星开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逐步发展成为兼有静止与极轨卫星,多星在轨、组网观测、统筹运行、互为备份的大家族。——年,国产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在中国气象局安装成功,结束气象部门没有巨型计算机的历史,并开创了一个数值预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年10月,我国首台银河-Ⅱ巨型计算机以及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新业务系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天气预报水平取得重要突破。图为德国气象局局长莫尔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咨询工作组在会上发表讲话。——年,气象业务人机交互处理宣告实现。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MICAPS)在北京通过验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它作为气象部门预报业务的主力系统,历经改进至今仍在使用。——年,气象通信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工程)建成,一个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相结合的现代化气象综合信息网络系统随之诞生。气象业务不可或缺的数据,在信息网络中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流动起来。——年,我国数值模式研发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中国气象局正式开始自主研发新一代全球/区域通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为今天我国数值预报的“硬实力”打下根基。
非凡功绩,难以尽数。
站在20世纪末回望过去的十几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气象工作者已经将纲要中描绘的蓝图变为了现实。
看今朝,铸就坚固根基
气象现代化是一条与时俱进的奋斗之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气象现代化又有了新的目标。年,国务院三号文件提出到年的战略目标: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我国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标已定,只待坚定前行。为了实现国务院的战略目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气象部门从多层次、多方面积极推动气象现代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规模与速度”不再代表一切。气象事业发展向系统集成和成果应用并重的集约发展转变。
以信息化为例,在全国各行业中开展信息化建设较早的气象部门,却面临着发展步伐滞缓的问题。当初各级各地气象部门建立的业务系统,确实为气象业务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也带来业务层级过多、信息系统数量庞大等问题,产生众多气象“信息孤岛”和“应用烟囱”,成为信息化进程的障碍。
如今,原来的业务系统已让位于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为统一信息源的应用生态体系。随着年CIMISS投入业务运行,扁平、简约、高效的气象业务流程也已形成。
需求导向、服务引领,以服务推动观测、预报等业务发展,气象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气象部门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量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改革驱动转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融媒体等新技术全面融入到气象业务中,气象信息化建设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告别“部门气象”的过去,迎接“社会气象”的未来。
气象部门认识到,预报能力固然是气象业务能力的根基,但并不是气象事业的全部。在社会化理念的引领下,气象事业完成由“部门气象”到“社会气象”的华丽转身。被称作“公共气象服务年”的年,正是这次转身的完美写照。
这一年,气象部门以奥运气象服务为契机,提出要加快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建设和发展,成立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通公共服务热线。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陆续成立,公共气象服务成为实体。年,国办33号文件出台,气象工作被明确纳入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气象工作真正成为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
如今,气象部门积极推动服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一批如墨迹天气等气象服务公司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气象数据因此得到充分共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的成立更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推动气象与行业融合发展。
由国家气象服务,迈向全球气候治理。
在中国满怀自信地向国际化、全球化迈进时,我国气象事业也随着能力提升逐步融入全球发展,气象现代化正不断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全球创新、全球治理能力。
如今,我国的卫星可以监测全球风云,数值模式可以预报全球天气。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编制的《气象“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正推动气象事业走出国门。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拥有众多国外用户,年6月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观测范围远及非洲,可24小时不间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专属服务,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所需的数据支撑。
而在国际社会最为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的气象现代化水平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总体水平距当初设定的年目标已相当接近。
气象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覆盖度明显提升,从年的多个站点预报,向陆地5公里分辨率、责任海区10公里分辨率网格预报升级,并逐渐向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展。
除此之外,气象预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逐步迈向了全球。随着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正式授牌,中国气象声音已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科学布局、结构完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其精度之高、覆盖之广,为气象预报能力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被世界气象组织引为典范;基层台站在设备、技术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成为了城市乡村的独特风景线。
在气象信息化带动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逐步厘清气象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气象大数据资源规范、气象数据服务接口规范等;基于数据的气象云生态初步形成,使我国成为少数具有大气再分析技术和产品的国家。气象超算运算能力不断提升,与“神威·太湖之光”的合作更助力了中国模式运行于中国最先进的超算。
面对这些已经取得的成绩,气象工作者并未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寻找到了智慧气象——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慧气象的概念从酝酿到提出,到逐渐丰富,再到转化为实际行动,气象部门正脚踏实地探索通向未来的道路。
年11月,上海智慧气象先行先试工作全面启动:开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和以云服务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对超大城市气象灾害及城市环境的无缝隙监测、精准模拟和智能化预报……人人、时时、处处享受气象服务的目标显得并不遥远。
在北京,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气象观测装备悄然出现在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中。这个只有瓶盖大小的机器,却能实时监测气象数据,为跑者提供包括侧风、顶风在内的多种气象数据。
在中国气象局对口帮扶的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气象部门建立起大棚小气候监测网,并将气象数据与设施农业自动控制结合在一起。农民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气象APP,就能看到大棚内的温度、土壤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信息,点一下相应的按钮,阳卷膜就能自动开启。
与此同时,“智慧”也给业务和管理带来新活力。在重庆,气象部门打造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指挥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一旦云层进入作业区域,炮手就能从手机上获得提示,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基本实现智能化。
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论断。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对气象现代化同样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思路,丰富内涵,开创更加广阔的前景,着力解决气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科学谋划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坚决落实中央各项重大部署。
气象工作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建设现代化气象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